分享好友 头条首页 头条分类 切换频道

保利协鑫:对标碳中和,聚焦颗粒硅

2021-03-19 12:082330中国能源网

3月15日,保利协鑫能源发布盈利预警公告。

公告透露出一个核心关键词——聚焦!聚焦硅料主业,发力颗粒硅。

分析人士指出,保利协鑫聚焦于颗粒硅产品,盈利能力欠缺的多晶硅片相关资产在2020年度进行了资产拨备。未来,将重塑硅料市场格局,引领行业技术进步。

资产拨备:保利协鑫深度聚焦硅料主业

3月15日,保利协鑫能源发布盈利预警公告,2020年度将录得不少于人民币58亿元净亏损。

对于原因,公告指出,根据现时所得的资料,对比 2019 年度,董事会认为 2020 年度的净亏损增加主要由于没有发生新疆出售收益以及资产减值拨备引致。

对此公告,分析人士表示,公司一次性计提所有损失,为2021年业绩翻身做准备,市场更在意今年颗粒硅产能进度。

采访中,保利协鑫能源相关负责人表示,正如市场预判一样,随着保利协鑫颗粒硅项目的逐步达产,公司未来将聚焦于颗粒硅产品,盈利能力欠缺的多晶硅片相关资产在2020年度进行了资产拨备,产生了亏损。

另一方面,为配合协鑫新能源持续推进轻资产模式转型,协鑫新能源陆续出售了部分持有的电站,减轻了债务负担回笼了现金,但该部分出售产生了亏损。

技术突破:颗粒硅实现商业化量产市场化应用

众所周知,在光伏产业链上,分别是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应用系统五大环节。其中,硅料和硅片处于光伏产业链上游。

硅料环节不仅制造及研发门槛高,而且资金投入极大。同时,硅料的价格和质量对光伏发电的成本和效率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硅料即多晶硅,光伏产业需要的多晶硅纯度达99.9999%以上。目前,世界上绝大部分厂家生产的硅料,均采用传统的改良西门子法。

早在十年前,保利协鑫便捷足先登,开启了探索硅烷硫化床技术研发的漫漫长路。2019年宣布,可实现颗粒硅长周期、高质量、低成本的商业化量产;2020年,进入加快扩产节奏。

据介绍,保利协鑫颗粒硅采用独创的硅烷流化床法制造,将原料三氯氢硅歧化制得硅烷,硅烷在流化床中进行分解反应制得颗粒状多晶硅,单程转化率可达99%,减少了尾气回收和精馏环节,反应温度也只有西门子的60%,可以连续化生产,能耗和成本都大大降低。

2020年5月,国家工信部发布《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0年本》(征求意见稿),该规范规定,新/扩建多晶硅综合电耗70 千瓦时/千克。“根据我们实测,FBR法颗粒硅电耗仅为18千瓦时/千克,远低于行业规范。” 保利协鑫研究院副院长、江苏中能硅业副总裁蒋立民介绍说

按照2020年国内硅料产能约43万吨测算,由FBR法替代西门子法每年将减少碳排放1927万吨。根据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研究推论,一公顷树冠面积每年可能消耗205吨CO2,则1927万吨CO2需要9.4万公顷树冠面积,相当于每年要多种约9400万颗树。

格局重塑:持续扩产项目锁定大额长单

早在去年9月8日,保利协鑫旗下江苏中能规划产能10万吨、首期5.4万吨颗粒硅项目正式开工扩建,目前年有效产能达到1万吨。2021年3季度末,将实现3万吨量产;2022年上半年实现5.4万吨全部达产。

聚焦主业有“料”为证。今年2月2日,保利协鑫与战略合作伙伴隆基股份、中环半导体分别发布采购协议公告,共涉及44.14万吨多晶硅产品。公告指出,多晶硅采购协议书的签订,有力推动颗粒硅产品的广泛应用及市场率的快速提升。同时,此批采购订单的签订也彰显了保利协鑫聚焦硅料主业的坚定信心,携手行业致力光伏发电平价上网的行动决心。

今年2月28日,保利协鑫发布两则颗粒硅项目扩产公告。公告宣布,保利协鑫颗粒硅扩产计划分别在四川和内蒙古地区取得重大实质性进展。

其中,乐山苏民作为建设四川乐山颗粒硅项目(一期6万吨)的主体已成功引入战略投资者,并得到了乐山市政府的全力支持;与无锡上机就在内蒙古投资、研发、生产30万吨颗粒硅项目达成长期合作意向,投资总额达180亿元。

国家战略:颗粒硅助推碳中和目标实现

利好消息持续不断。

3月8日,保利协鑫再度发布公告称,该公司硅烷流化床法(FBR)颗粒硅1万吨项目投产后,经过生产运营及下游客户使用实证,颗粒硅各项指标再获新突破。头尾寿命、尾碳、成晶率、单产、转换效率均领先行业水准。

据保利协鑫介绍,颗粒硅各项品质指标已达到西门子法致密料标准,部分指标优于致密料。通过对内胆材料等核心辅材的长期研发,公司在不额外增加成本的情况下,使得总金属含量下降至10ppbw以下,碳含量下降至0.4ppma以下,氢含量下降至20ppma以下,细粉率下降至0.1%以下。1万吨产线氢含量较上一阶段6000吨产线下降近三成。

同时,颗粒硅单程转化率可达99%,90%可用于单晶。西门子法单程转化率只有10–12%,导致西门子法整体能耗较高。保利协鑫拥有的硅烷流化床法颗粒硅技术单万吨投资不高于7亿元人民币、综合电耗不超过20kWh/kg。颗粒硅形似球,圆形度>0.92mm,中位粒径约2mm,更好满足单晶用料要求,并可以实现单晶自动化加料,智慧化生产。

也是在3月15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强调,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碳足迹表现优秀的保利协鑫颗粒硅产品,再度受到市场关注。

对于碳中和贡献,在对使用硅烷流化床法颗粒硅与改良西门子法棒状硅工艺生产晶硅元件,在整个光伏路径进行碳足迹溯源发现,仅多晶硅环节1GW多晶硅料可减排13万吨CO2,较西门子法降低74%;基于整个光伏产业链,1GW元件至少可降低CO2排放量47.7%。

免责声明:矿库网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为了传递信息,我们转载部分内容,尊重原作者的版权。所有转载文章仅用于学习和交流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赣州钨协发布2022年4月钨产品预测均价
赣州钨协发布2022年4月钨产品预测均价,55%黑钨精矿11.8万元/标吨,较上期报价上调0.3万元/吨; APT18.2万元/吨,上调0.4万元/吨;中颗粒钨粉282元/公斤,上调4元/公斤。

0评论2022-04-08301

我国煤矿掘进面粉尘治理技术获创新 实现煤岩颗粒物年均减排
日前,江苏省政府公布了《关于2021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中国矿业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主持的《巷/隧道干式过滤除尘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项目获得省科学技术一等奖。该研究项目标志着我国煤矿掘进工作面粉尘治理技术取得重大创新,实现煤岩颗粒物年均减排10.5万吨,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   该项目研究团队主要成员、中国矿业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副研究员、职业健康研究院副院长李世航介绍,我国

0评论2022-04-06244

我国煤矿掘进面粉尘治理技术获创新 实现煤岩颗粒物年均减排
日前,江苏省政府公布了《关于2021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中国矿业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主持的《巷/隧道干式过滤除尘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项目获得省科学技术一等奖。该研究项目标志着我国煤矿掘进工作面粉尘治理技术取得重大创新,实现煤岩颗粒物年均减排10.5万吨,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   该项目研究团队主要成员、中国矿业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副研究员、职业健康研究院副院长李世航介绍,我国煤矿巷道、隧道

0评论2022-04-06319

我国煤矿掘进面粉尘治理技术获创新 实现煤岩颗粒物年均减排10.5万吨
日前,江苏省政府公布了《关于2021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中国矿业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主持的《巷/隧道干式过滤除尘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项目获得省科学技术一等奖。该研究项目标志着我国煤矿掘进工作面粉尘治理技术取得重大创新,实现煤岩颗粒物年均减排10.5万吨,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   该项目研究团队主要成员、中国矿业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副研究员、职业健康研究院副院长李世航介绍,我国煤矿巷道、

0评论2022-04-06466

朝阳钢铁加工储运中心粒铁深加工线投入使用
    记者从鞍钢集团朝阳钢铁有限公司获悉,近日,朝阳钢铁加工储运中心粒铁深加工线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已具备日产400吨颗粒钢能力,为朝阳钢铁降低铁水单耗和全面推进成本变革提供有力支撑。据了解,该粒铁深加工产线通过核心设备棒磨机将磁选线产出的含铁45%的磁选粒铁加工为含铁85%的颗粒钢,产线处理粒铁能力强,产品含铁品位高,较好地解决了低品位磁选粒铁消耗困难的难

0评论2022-03-17434

国内首个2万吨级颗粒硅模块化项目投产
6日,国内首个2万吨级颗粒硅模块化项目在位于徐州的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产,将推动我国光伏新能源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江苏中能2万吨FBR颗粒硅模块化项目,是我国光伏硅料行业迄今首个万吨级以上颗粒硅模块化高端智造产业矩阵。在原有1万吨颗粒硅常态化运营基础上,2万吨模块装置的产品品质、工艺技术、生产效率、成本控制等指标更优,实现生产数字化、产业集成化、制造智能化、管理模块化。

0评论2022-03-08130